甘李药业胰岛素注射笔专利

注射笔百科 2024年2月3日 78

甘李药业胰岛素注射笔专利

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胰岛素注射笔相关的专利有十三项,其中最主要的专利是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不带球囊针头的胰岛素注射笔的组合包装,该发明实现了笔组合的标准化、简单化、方便化,能够适用于不同厂家生产的胰岛素制剂。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甘李药业胰岛素注射笔专利的信息,可以前往甘李药业官网查询。

药中茅台,同领域全球领先,高瓴资本重仓布局

10万大肉签甘李药业,首先,老王祝贺中签的朋友!

分析甘李药业这家公司,有点不一样,首先要从这家公司的名字说起。甘李药业的”甘”字是源于公司的董事长甘忠如,而”李”字取自李一奎,公司另一位创始人,也就是”甘李”两字来源于公司两大核心创始人的姓氏。

甘忠如和李一奎两人是北京大学的生物系同学,也是同系高材生。两人1998年毕业后,合伙创办了甘李药业公司。公司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中国第一支超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速秀霖和中国第一支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长秀霖。

只不过,任何一个团队,都只能存在一个”核心”,多个”核心”注定要分家。创业成功后,两人分家,分家后两家公司都是做同行业数一数二的公司。甘忠如成为本文的主角甘李药业的董事长,李一奎是另一家同行业通化东宝的老板。关于李一奎的创业传奇故事和他的孩子通化东宝,本文姑且不表。

继续说甘李药业,甘、李两同学的分家,源于发展理念不合。据老王了解,甘总更抓产品研发,李总管公司发展,但是两人的格局和气度还算不错的,分家也是分的好合好散,没有闹的鸡飞狗跳。

分家的核心家当是这样安排的。2011年,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也为了甘李药业的上市,将其持有的甘李药业全部29.43%的股权转让,与甘李药业分道扬镳。除了股权,最值钱的家当就是药品专利了,甘李药业将获得二代胰岛素的专利和专有技术,但是有个过渡期,获准在42个月后上市销售;将获得三代胰岛素的专利生产技术,也有个过渡期,并允许在42个月后上市销售。一句话,核心家当平分。

更多干货分享,尽在老王圈子

1、全网最通俗易懂,原汁原味的缠论技术,35节视频课程通关缠论疑难。

2、全网最具深度的题材量化战法,通吃题材投资规律尽在7节课。

3、每日早盘个股研报,短线题材战法,特高压、大数据中心、5G建设、数字货币等等强势出击;中线成长价投,半导体、特斯拉、消费电子等等既弹无虚发,又打出时间提前量。

4、实战研报、财务分析,基本面分析,技术指标等等答疑交流,享受VIP式服务。~~

以上是由甘李药业名字背后的故事。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本文的主角,甘李药业。

甘李药业是胰岛素的国内老大,无论是产品、市场占有率、营收和净利润、一些其他的重要财务指标都是行内绝对的第一。

甘李药业主要药品是胰岛素,占总营收的95.10%,2019年营收为27.53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11%;扣非净利润11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11%;2019年ROE为23.88%,而通化东宝的胰岛素2019年是22.14亿,公司净利润为8.09亿,ROE为16.58%。刚分家之初,通化东宝的营收和净利润是高于甘李药业的,从近几年趋势看,甘李药业实现对比通化东宝的反超,并将优势在逐步扩大。

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糖尿病的药品。糖尿病属于高发病,国内发病率在10%左右,据统计,2019年,国内糖尿病人数为1.16亿。国内胰岛素市场规模约为200亿人民币,而目前国内仅有2%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类药物控制血糖,而这一比例在美国约为30%,国内胰岛素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免不了对比胰岛素两大国产龙头,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谁是王者?

首先对比两公司的核心人物,谁更牛呢?老王觉得两位老板都是行内响当当的人物,据行业内部了解,甘忠如更擅长研发,是研发的核心;李一奎更擅长管理,是把公司”拉扯大”的核心人物。在研发上,甘忠如更牛一些。

接下来对比两家公司的业绩。从上面甘李药业核心财务分析中,甘李药业无论营收和净利润已经全面超越了通化东宝。

再对比两家公司的研发产品,对于医药公司,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是未来。

甘李药业已拥有了长效甘精胰岛素(商品名”长秀霖”)、速效赖脯胰岛素(商品名”速秀霖”)、门冬胰岛素及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四个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品种,覆盖长效、速效、中效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成为拥有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全产品线的生产企业。

甘李药业是继赛诺菲巴斯德之后,全世界第二家研制出第三代胰岛素类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壁垒极高,是胰岛素行业唯一与国外巨头同台竞技的玩家。

从上面的分家来看,甘李药业的营收主要在三代胰岛素;而通化东宝的营收主要在二代胰岛素,当然,通化东宝现在也拿到了三代专利授权。

其中胰岛素的核心技术,甘忠如博士研发的”含有分子内伴侣样序列的嵌合蛋白及其在胰岛素生产中的应用”专利,这项核心专利也授权了通化东宝用于同类型产品生产,当然,这也是由于前面聊过的两同学分家,核心家当平分的原因。

总之,因为平分家产的原因,两家公司都拿到二代和三代胰岛素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但是,三代之后,四代、五代胰岛素都很有可能在甘李药业领先诞生。

在研发人员上,甘李药业的核心人物甘忠如博士和公司核心研发高管王大梅女士均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一点上要比通化东宝的研发核心人物,在2019年接班李一奎的冷春生更牛一些。

总的来说,甘李药业的研发实力特别是胰岛素产品迭代研发上会全面辗轧通化东宝。

综合以上分析,甘李药业一定是国产胰岛素的老大。

最后,老王特别想说一点是,胰岛素也是超高毛利率药品,甘李药业的胰岛素多年一直维持在90%以上,2019年92.21%,超越茅台,可谓药中茅台。

除此之外,高瓴资本在一级市场以5.3亿拿下5.03%的股权(IPO前),可谓重仓布局。

秀霖笔和长秀霖笔有区别吗

秀霖笔和长秀霖笔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长秀霖笔是国产的重组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价格低廉,可以平稳降血糖,是由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注册的商标,是一个胰岛素注射器品牌,用于皮下注射。
秀霖笔的主要功能是精确计算胰岛素的用量,在胰岛素的使用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总的来说,秀霖笔和长秀霖笔的主要功能区别在于前者是胰岛素注射器的品牌,而后者是一种长效胰岛素,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国产胰岛素“逆袭”背后:老板倒卖人参发家,今对手竟是北大同学

作者 | 市界 曾嘉艺

编辑 | 朗明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商业世界的 游戏 法则。

谁曾想到如今的两大胰岛素龙头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也曾亲如一家,但终究没能逃过“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真香定律”。

如今,通化东宝在国产二代胰岛素市场拥有优势,甘李药业依靠三代胰岛素技术领先。两家公司近年来的的营收水平不相上下,2019年,通化东宝年营收27.8亿,归母净利润8.11亿,甘李药业则为28.95亿,归母净利润11.67亿。

但是毕竟身处同一赛道,将两家放在一起比较也在所难免,更有趣的是,两家的创始人之间还颇有渊源。

甘忠如与李一奎同是1970级北大生物系同学,毕业后不同的选择影响了二人后来的人生轨迹。

来自吉林通化的李一奎自然选择回到家乡,学生物制药的他回到当地的通化制药厂,当一个技术员。最初李一奎也一心钻研技术,但造化弄人。

当时厂里有个维生素C的项目,刚刚走出学校的李一奎一腔热血,“那时候,干的很充实,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累”。这个项目整整做了十年,李一奎也在这个厂待了十年。

但最终这个项目因资金跟不上被迫“叫停”,这对于倾注了十年心血的李一奎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李一奎对当时的画面至今记忆犹新:“项目下马的那天,我正在成都,他们打电话过来,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整整十年啊,我就专注这么一件事儿。投了300多万元啊,我真的是抑制不住,痛哭流涕。”

项目黄了,和领导结下“梁子”的李一奎也被迫“下岗”,待业在家的李一奎也没闲着,经常上山挖人参卖钱,在这买卖的交易过程中,李一奎发现了“商机”,成为了一个“人参采购的中间商”,靠赚差价赚得了人生第一个34万元。

“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自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1992年,凭借人参发家的李一奎创办了通化东宝。

相较于李一奎从投身科研再到“下海”的经历,甘忠如自始至终走的都是科学家的道路。毕业后甘忠如在北大任教了几年,之后去美国读博,1987年进入美国默克制药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研究胰岛素产品。

当时就有风险投资找到甘忠如,与此同时,同为技术出身的李一奎也想做点与专业相关的事情,因此瞄准了糖尿病领域,在得知昔日老同学甘忠如有创业的想法,也向甘忠如抛去“橄榄枝”。

1994年,甘忠如准备回国创业的时候,李一奎成功将自己的公司通化东宝送上市。

同为北大的同学,又能够满足自己创业的想法,甘忠如接受了李一奎的邀请。1995年,甘忠如回国组建团队研发胰岛素。

实际在甘忠如研发出重组人胰岛素之前,“甘李药业”这个融合了两个创始人之名的公司就诞生了。甘忠如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而通化东宝的李一奎则是股东。

也就是说,一人出技术,一人出资金,这个合作顺利成章。1998年,在甘李药业成立后不久,甘忠如及其团队就不负重望地研制出中国第一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这个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不仅打破了一直以来中国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人胰岛素产品上依赖进口的格局,也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丹麦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

甘忠如将这个专利卖给了通化东宝,通化东宝也凭借这一支胰岛素,成功进军糖尿病领域。1995年到2011年这16年间,是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的“蜜月期”。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尤其是在2001年和2002年,甘忠如带领团队又研制出中国第一个二代胰岛素产品、以及第一个三代胰岛素产品,借助甘忠如团队的专利技术,更加奠定了通化东宝“胰岛素龙头”的地位。

要知道,当时,全世界只有两家公司有能力生产第二代胰岛素,一家是美国的礼来,一家是丹麦的诺和诺德。

2015年,全球胰岛素市场约220亿美元,三代就占了182亿美元,赛诺菲和诺和诺德各占42%,礼来占了16%。

尤其是甘忠如团队研制出了第三代胰岛素,由于重组人胰岛素(二代)很难完全模拟人体内胰岛素释放的曲线,无法精准的调整血糖,因此患者在使用二代胰岛素之后,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三代在升级后,安全性更高,出现低血糖的风险也较小。

三代胰岛素诞生后,甘李药业一炮而红。当时,甘李药业的营收甚至一度超过了通化东宝。

直到2010年,甘李药业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启明创投,1亿元的资金将通化东宝的股权稀释至29.43%。

2011年3月的一纸协议,二人彻底“分家”。实际上商业上为了争夺利益“撕破脸”的例子不在少数,但是甘李药业与通化东宝却是很平静的“和平分手”。

根据协议,通化东宝放弃甘李药业的所有持股,与此同时,双方共享二代和三代的胰岛素专利,不过区别在于,甘李药业在获得二代胰岛素的专利和技术后,需要在42个月后上市销售;同理,通化东宝获得三代胰岛素的专利和技术后,也需要在42个月后才能上市销售。

目前,通化东宝牢牢占据着国产二代胰岛素最大的市场份额,而甘李药业凭借三代胰岛素赚得盆满钵满,并且在国内厂家中技术遥遥领先。

但同为一个赛道,竞争自然难以避免。

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就集采问题的一次座谈会中重点提到了胰岛素,或许胰岛素进入集采只是时间问题。

能否进入集采或许决定了未来的市场格局,作为龙头的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谁将更胜一筹?

从营收来看,2017年至2019年,甘李药业营收分别为23.71亿元、23.87亿元、28.95亿元,其中胰岛素制剂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96.45%、 98.35%及 95.10%。一支重组甘精胰岛素就占据半壁江山。

相较于甘李药业,通化东宝的重组胰岛素原料药及注射剂产品同样占到了整体收入的八成,但还涉及注射用笔、血糖试纸等医疗器械,以及还有中成药等。从2017年至2019年,通化东宝营收分别为25.5亿元、26.9亿元和27.8亿元。

从营收来看两家不相上下,但是从市场份额来看,与牢牢占据国内胰岛素大部分市场的外资品牌相比还有点距离。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9年,中国胰岛素市场规模约202.88亿元,二代胰岛素和三代胰岛素占比分别为34.48%和66.52%。

其中,在三代胰岛素市场,全球胰岛素巨头诺和诺德的门冬胰岛素占据46.95%的市场份额,赛诺菲的甘精重组胰岛素紧随其后,占据27.41%的市场份额,甘李药业只有24%的市占率。

同样在二代胰岛素的市场格局中,诺和诺德仍旧排名第一,占据43%的市场份额,通化东宝以3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鼎臣医药管理咨询总经理史立臣曾告诉市界:“胰岛素若进入集采的话,这个降价幅度是非常大的,从之前的药品集采的凶猛程度就可见”。

而一些研报也指出,这或许是一次国产品牌替代外资品牌的好时机。但国信证券也指出:“三代替代二代是全球趋势,自从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三代)上市后,销量增速大幅超过了重组人胰岛素,从目前全球销售额分析,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产品已占据全球胰岛素80%的市场。”

从这个角度看,通化东宝稍慢了一步,因为其虽然从2011年就开始第三代重组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但花了近10年的时间,其第三代重组甘精胰岛素才于今年2月上市,目前收入甚微,起码在目前还无法和甘李药业相提并论。

市场变化莫测,但需求永恒。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在前25年还旗鼓相当,此次集采会否成为一个转折点,时间会给出答案。

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实力

1998年创始人甘忠如博士和他的胰岛素小组研制出中国第一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被587名两院院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步新闻之一,并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01年,甘李药业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超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速秀霖;200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支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长秀霖。公司从欧美等国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分析仪器,按照GMP标准建成了重组人胰岛素及类似物的原料车间及小容量注射剂车间。高密度发酵技术、纯化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经验,确保公司生产出的每一个产品的安全和优质。2005年中国第一支超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长秀霖(甘精胰岛素)上市;2007年中国第一支超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速秀霖(赖脯胰岛素)上市。产品自上市以来,销售额和利润连续5年增长,业务也已经拓展到多个国家及地区。2010年公司引入香港明华风投,成功融资1亿元人民币,完成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首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