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笔针头能放血吗

注射笔百科 2023年6月7日 130

注射笔针头能放血吗

注射笔针头并不会放血,因为它们是设计用来穿透皮肤和注射药物的细小器具,并没有切割或撕裂皮肤的功能。如果在使用注射笔时出现了出血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 血管被误伤:在注射过程中,如果针头误伤到了血管,就会导致出血情况。

2. 皮肤过于干燥或老化:皮肤过于干燥或老化会使皮肤变得脆弱,容易出现出血情况。

3. 操作不当:如果注射者操作不当,比如用力过度或角度不正确,也可能造成出血。

所以,在使用注射笔时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并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减少不必要的出血风险。

自杀可以用注射器针头放血么?

没用的!插进动脉血也不会流出来!

放血疗法

    1、放血疗法: 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刺入血络或腧穴,使得局部血液适量流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 疗手段。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主要用于实证、热症、淤血、疼痛等病证。

2、放血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放血疗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

《黄帝内经》中40余篇提及刺络放血,记载了刺络放血的名称、作用、针具、针法、主治、禁忌及机制。《灵枢经》开篇(九针十二原第一):“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宛陈则除之”,“宛”同“淤”,“陈”为“陈旧”,泛指络脉於阻之类病症,“除”为清除,指清除淤血的刺血疗法。即对于络脉於阻不通引起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灵枢经-经脉第十》:“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针刺络脉,一般选择刺他的结节,泻邪而防治痹痛。

3、放血疗法操作

    1、针具:一次性三棱针或者一次性注射针头。

    2、消毒:予碘伏或者酒丛茄精、棉签。

    3、放血部位:选取穴位、淤血部位或者於阻的渗卜察血络。

    4、体位:根据选取的穴位采用能充分暴露选取部位的体位,便于医生操作及出血处理。

5、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耐受程度、年龄等决定。阳证、实证、热症、新发病血量可偏多,阴证、虚症、久病出血量宜少。年轻力壮、气血旺盛可稍多,年老体弱,小儿妇女则偏少。少量出血一般在10滴左右,一般用于手指、脚趾及头面部的放血,如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麦粒肿等。中等量在5-1mlL左右,主要用于疔、疖、痈肿、急性软组织扭伤及各种痛症。大量出血超出15ml,不超过400 ml,非专业人士不用。

  操作:可采用点刺法弊戚、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点刺法:点刺腧穴或者血络以治疗疾病。常用于四肢末端的十宣、十二井和耳尖以及面部的攒竹、上星、印堂、太阳等穴位。

散刺法: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连续点刺来治疗疾病,用于局部淤血、血肿、水肿及顽固性癣,散刺以促进淤血、水肿等排出,祛瘀生新的目的。

刺络法:刺于浅表血络或者静脉使血液自然流出或橡皮管及火罐加压辅助出血。使自然流血停止或者血液由暗红变鲜红停止。用于背部腧穴、曲泽、委中丰隆、承山耳背等穴位。

挑刺法:三棱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选取挑刺部位,一手捏起皮肤,一手持针刺入皮肤,挑断皮下部分白色纤维组织。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胃病、失眠等病症。

    根据不同需要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方法。

4、放血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于内科病:如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肝炎、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外科病:如疔、疖、肿、脓、急性乳腺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炎、跌打扭伤等。妇科:如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五官科疾病:急性扁桃体炎、鼻炎、结膜炎、耳鸣、耳聋等。皮肤科疾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面部痤疮、带状疱疹等。

  禁忌症:1、体质虚弱、贫血、低血压、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严重的呕吐腹泻。

2、孕妇、产后、习惯性流产禁用,经期谨慎,如治疗月经病可辩证使用。

3、大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血管瘤禁刺患处。

5、严重的传染病热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6、动脉及血管瘤禁刺。

20ml的注射针头插到动脉不拔下来会一直流血吗,会血流不止吗?

会的。动脉血的压力大,且破裂之后如不进行结扎和按压,是无法止住流血。

输液器能放血吗?

不能,血液会自己凝固的啊,输液器又没有涂抗凝物质

养生小知识 耳尖放血

耳尖放血的主要作用是清热泻火、镇肝潜阳、清脑明目,特别是泄胸膈以上之火。“放血”是 中医古老而有效的“去火”迟判方法,由于耳尖相比耳穴其他放血部位更易定位和操作,疼痛也相对较轻,故耳尖放血使用最为广泛。中医认为“火性炎上”,故上火症 状多表现在咽喉以上部位。肝在中医里被称作“将军之官”,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耳尖在耳廓微经络中为肝经所主,肝脏功能失常,容易产生肝火症状,此时可进 行耳尖放血。

放血的针可以是注射培派针,也可以是采血针,但放血时针和耳尖穴都要消毒。放血前先把耳朵用手搓红,这样挤血就容易而且多,扎破后用双手把血往外挤,用棉球擦血,再挤再擦,直到2~3个棉球都吸满血为止。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属经外奇穴。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高热,爆发火眼,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青春痘,高血压,口眼歪斜,失眠,咽喉肿痛,偏正头痛,麦粒肿,舌痛,湿疹等

【工具】针灸针、三棱针,一次性注射针头、刺血笔等

【操作】直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耳尖所在的位置,相当于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对调节人体内脏功能和情绪有重要的作用。按照配旦贺生物全息律的原理,人体在耳部的缩影不仅是一个倒置的胎儿,同时也是一个正置的胎儿,耳尖穴对应于头部与会阴部的位置,故它对头面部的上火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