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乐能剂量笔怎么注射
注射笔百科 2023年7月19日 84
甘乐能剂量笔怎么注射
甘乐能剂量笔是一种用于给动物注射药物的工具,使用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准备:将甘乐能剂量笔从包装中取出,确保笔身干净无污染。
2. 调整剂量:根据需要注射的药物剂量,调整甘乐能剂量笔上的剂量设置旋钮。
3. 准备药物:将需要注射的药物准备好,确保药物瓶上的盖子已经打开。
4. 连接药物瓶:将甘乐能剂量笔上的连接管连接到药物瓶上,确保连接紧密。
5. 抽取药物:将甘乐能剂量笔上的抽药杆拉到最大位置,然后将药物瓶倒置,使药物进入甘乐能剂量笔的药物仓。
6. 排气:将甘乐能剂量笔上的排气按钮按下,将空气排出。
7. 注射:将甘乐能剂量笔上的注射按钮按下,将药物注射到动物体内。注意保持手稳定,确保药物注射准确。
8. 清洁:使用后,将甘乐能剂量笔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应根据甘乐能剂量笔的说明书进行。同时,为了确保安全和准确性,建议在使用甘乐能剂量笔前咨询兽医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甘乐能的用法用量
与其他注射用药一样,本品使用前需肉眼检查是否澄清透明,本品应为无色透明液体。用于维持治疗的皮下注射方案中,患者可遵医嘱自行注射。对于血小板[5万/mm[sup]3[/sup]的患者,应采用皮下注射代替肌注。在本品用于任何适应症时,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则应调整剂量(减量50%)或暂时停药,直至不良反应消退。如果在调整剂量后不良反应持续出现或复发,或者疾病发生进展,则应停用本品治疗。1.慢性乙型肝炎标准给药方案成人:推荐剂量为每周总量30-35 MIU;皮下注射,每天5 MIU,连续7天,或每周3次,每次10 MIU(隔日1次),共16-24周。儿童(1-17岁):推荐剂量为第1周皮下注射3次(隔日1次),每次3 MIU/m[sup]2[/sup],以后剂量升高至每周3次,每次6 MIU/m[sup]2[/sup](最大可达每次10 MIU/m[sup]2[/sup]),共给药16-24周。对于白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曾采用下列剂量调整方案:药物剂量 白细胞计数 粒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减量50% <1500/mm3 <750/mm3(成人) <5000/mm3(成人) (成人和儿童) <1000/mm3(儿童) <100000/mm3(儿童)停药 <1200/mm3 <500/mm3(成人) <30000/mm3(成人) (成人和儿童) <750/mm3(儿童) <70000/mm3(儿童)当白细胞、粒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或基础值时,本品剂量可恢复至初始量。部分国家认可的另一种给药方案 :本品的最低有效剂量为每周3次皮下注射,每次3 MIU。HBV-DNA基础水平较低(即[100 pcg/mL)的患者对本品的应答最强,大多数患者在1个月内HBV-DNA下降达50%。高危病人(HBV-DNA]100 pcg/mL)或在1月内无应答的患者,可用本品每周3次,每次5 MIU治疗或剂量增至每天5 MIU。剂量可随病人对本品的耐受情况调整。若病人有应答,该选择方案应维持4个月,除非病人发生严重的不耐受反应(见上述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指导原则)。2.慢性丙哗逗凳型肝炎单独治疗:推荐剂量为3 MIU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产生疗效的多数患者在12-16周内ATL水平有所改善。经16周治疗ALT达正常水平的病人,本品治疗应延长至18-24月(72-96周),以提高持续应答率。经16周治疗后ALT未能达到正常水平的患者,应考虑终止本品治疗。对于停用本乱旅品后复发的患者,可重新使用本品治疗时,可采用患者以前奏效的相同给药剂量。与利巴韦林合用:若本品与利巴韦林合用治疗慢性丙肝患者,另请参考利巴韦林的说明书中关于治疗剂量方案、注意事项及禁忌症。3.慢性丁型肝炎本品初始剂量为5 MIU/m[sup]2[/sup],皮下注射,每周3次,至少3-4个月,亦可使用更长时间。可按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而调整剂量。4.喉乳头状瘤本品的推荐剂量为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每次3 MIU/m[sup]2[/sup],于外科(激光)切除肿瘤组织后开始给药。可根据病人对本品的耐受程度调整剂量。治疗应答需要6个月以上的治疗。5.毛细胞白血病本品的推荐剂量为2 MIU/m2皮下注射或肌注,每周3次(隔日1次)。可按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而调整剂量。脾脏未切除患者的疗效与脾脏切除者相似,均可减少输血。通常血液学指标在用药2个指态月内开始出现1个或数个恢复正常。所有3项血液学指标(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达到改善的时间可能需要6个月以上。在开始给药前,应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测定外周血红蛋白、血小板、粒细胞和毛细胞以及骨髓毛细胞数量。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这些指标以确定是否产生疗效。如有效,则应继续给药直至病情达到最大改善,以及实验室指标稳定约3个月。如果给药6个月而无疗效,则应停药。如果未见疾病迅速进展或严重不良反应,则应维持上述治疗方案。对本品治疗中断者,90%以上的患者在重新使用本品治疗时有效。6.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单独治疗: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日皮下注射4-5 MIU/m[sup]2[/sup]。为持续控制白细胞计数,每日的剂量范围可能需要0.5-10 MIU/m[sup]2[/sup]。当白细胞计数得以控制时,为维持血液学指标改善,应给予最大耐受量(每日4-10 MIU/m[sup]2[/sup])。如果用药8-12周后仍未见部分血液指标缓解或有临床意义的血液学细胞减少,则应考虑停药。与阿糖胞苷合用(Ara-C):当与阿糖胞苷合用时,先用本品每天皮下注射5 MIU/m[sup]2[/sup],两周后加用阿糖胞苷(Ara-C)皮下注射每天20 mg/m[sup]2[/sup],每月连续用药十日(最大剂量可达每天40 mg)。8-12周后如果未取得血液指标部分改善或有临床意义的血液学细胞减少,应停用本品。临床研究已表明,对于疾病处于慢性阶段的患者,使用本品治疗有效的可能性很大。诊断明确后应尽可能早地开始给药,需持续至血液指标完全改善或至少用药达18个月。有效的患者一般在用药2-3个月内显示血液指标改善。这些患者应继续用药,直到血液指标达到完全改善,即白细胞计数达3.0-4.0×10[sup]9[/sup]/L。血液指标完全改善的患者均应继续用药以期产生细胞遗传学改善,有些患者在用药两年后才达到这种改善。对于在诊断时白细胞计数多于50×10[sup]9[/sup]/L的患者,医师在开始治疗阶段可使用标准剂量的羟基脲,待白细胞数低于50×10[sup]9[/sup]/L时,则可改用本品。对于新近诊断为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亦可合用本品和羟基脲进行治疗。本品的起始剂量范围为每日6-10 MIU,皮下注射;如果开始治疗时白细胞数高于10×10[sup]9[/sup]/L,则可加用羟基脲,剂量为1.0-1.5g,每日2次,持续用药至白细胞数低于10×10[sup]9[/sup]/L。此后停用羟基脲,并调整本品剂量以使中性细胞(多形核细胞)维持在1.0-5.0×10[sup]9[/sup]/L以上,血小板在75×10[sup]9[/sup]/L以上。7.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有关的血小板增多症治疗与CML有关的血小板增多症的推荐剂量与上述治疗CML相同。控制白细胞计数的剂量调整应同时对控制血小板计数有效。基于目前所积累的临床经验,约1/4的CML患者(26%)伴发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的基础水平]500×10[sup]9[/sup]/L。通过2个月的治疗所有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都得到控制。在治疗中没有患者血小板计数[80×10[sup]9[/sup]/L。8.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对于经诱导化疗后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可单用本品皮下注射,剂量为3-5 MIU/m[sup]2[/sup],每周3次(隔天用药)。复发治疗或顽固性疾病治疗 :对于化疗后复发或对化疗无效的患者,可单用本品治疗,剂量为3-5 MIU/m[sup]2[/sup],每周3次。9.非何杰金淋巴瘤 与化疗结合,用本品皮下注射每周3次,每次5 MIU(隔日1次)。10.艾滋病有关的卡波氏肉瘤 最佳的剂量尚不明确。已证明,采用本品皮下或肌注给药,在30 MIU/m[sup]2[/sup],每周3-5次的剂量下有效,亦有用较低剂量(每日10-12 MIU/m[sup]2[/sup])而未明显减低疗效。当病情稳定或药物起效时,应继续给药直至肿瘤消失,除非因严重机会性感染或不良反应而需停药。与齐多夫定(AZT)联合用药 在临床研究中,已联合使用本品与齐多夫定治疗伴发卡波氏肉瘤的艾滋病患者。多数病人能很好地耐受下列给药方案:本品剂量为每日5-10 MIU/m[sup]2[/sup];齐多夫定为每4小时100 mg。剂量受限制的主要毒性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本品的初始剂量为每日3-5 MIU,用药2-4周后,可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将剂量增至每日5-10 MIU/m[sup]2[/sup];齐多夫定的剂量可增至每4小时200 mg。应按照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情况而调整剂量。11.肾细胞癌单用本品治疗时:尚未确定最佳的剂量及给药方案。本品皮下注射或静注剂量3-30 MIU/m[sup]2[/sup],方案有每周3次、每周5天或每天。在皮下注射,每周3次,每次3-10 MIU的剂量下,应答率最高。与其它药物合用,如白介素-2:尚未确定最佳剂量。与白介素-2合用,本品皮下注射剂量有3-20 MIU/m[sup]2[/sup]。报道本品皮下注射6MIU/m[sup]2[/sup],1周3次取得最高总体应答率;治疗期间可按需要调整剂量。12.转移性类癌瘤(胰腺内分泌肿瘤)皮下注射本品每天3-4 MIU/ m[sup]2[/sup]或隔天注射,已证明本品对转移性类癌瘤及类癌瘤综合证患者的治疗作用,起始剂量为皮下注射每周3次,每次2 MIU/m[sup]2[/sup],每隔两周根据耐受性增加剂量至3、5、7和10 MIU/m[sup]2[/sup]。尽管未取得肿瘤实质性消退指标,20%的病人24小时尿中的5-羟基吲哚乙酸(5-HIAA)水平下降50%。病人使用本品6个月(最初3天每天皮给药2 MIU/m[sup]2[/sup],随后增加至5 MIU/m[sup]2[/sup],每周3次),取得约50%的客观有效率。患有恶性类癌瘤的患者在本品治疗期间可能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当存在自身抗体时,应密切监测病人在治疗期间的自身免疫性症状体征。13.恶性黑色素瘤作为诱导治疗,可采用本品静脉给药,剂量为每日20MIU/m[sup]2[/sup],每周5次,共4周,然后维持治疗皮下给药,剂量为10 MIU/m[sup]2[/sup],每周3次(隔日1次)共用药48周。若使用本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尤其当粒细胞下降至[500/mm[sup]3[/sup],或ALT/AST升至正常值上限的5倍以上,应暂时停止治疗直至不良反应消退。重新开始本品治疗应从起始剂量的50%开始。若经剂量调整后不良反应再次发生或粒细胞减少至[250/mm[sup]3[/sup],或ALT/AST升至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应终止使用本品。虽然尚未确定最佳(最小的)剂量,为取得充分疗效,应按推荐剂量给药,根据耐受情况进行如上剂量调整。甘乐能多计量笔(Multidose Pen)的使用方法:本品可用多计量笔进行皮下注射,多计量笔是利用刻度原理,将预先灌注的注射以固定剂量进行多次注射。包装中的针头为多计量笔专用,每次注射更换一支新针头。每支注射液、每支多计量笔只供一个病人使用。给药前30分钟将多计量笔从冰箱中取出,以使用注射液达到室温(15-25℃)。每支多计量笔最多使用四周后必须丢弃,每次注射必须更换新针头。每次给药后,针头应丢弃于安全处,并将多计量笔立即放回冰箱中。如果不慎将多计量笔遗忘于室温(15-25℃)环境中,四周使用期内于室温下的总放置时间最多为两天(48小时)。本品及多计量笔在2-8℃能稳定保存。
甘乐能多剂量笔18MIU /1.2mL/支(MIU=百万国际单位)的使用方法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单位换算很简单的竖神老,MIU=百万国际单位瞎则,也就是300万IU也就是3MIU,同样600万IU是6MIU,900万IU是9MIU,3+6+9=18,这样就刚好。意见建议:这个处方的余升真正用法是,第一周的星期一、三、五,每次打3MIU,也就是三天打的剂量是3/18,后面的一样,按照数据换算,不清楚的建议你直接咨询主治医生,祝你健康。
佩乐能的临床试验
1. 慢性丙型肝炎1.1 本品单独使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一项随机、大规模、多中心、Ⅲ期国外临床试验证明了本品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共有1219例患者,临床试验的目标为评价用3种剂量的本品(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分别给予0.5、1.0、1.5 μg/kg本品)与甘乐能(每周3次,皮下注射,给予3 MIU 甘乐能)比较治疗48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入组标准:HCV-RNA PCR检测结果阳性(>100拷贝数/ml),肝组织活检与慢性肝炎组织学诊断一致,排除其它原因引起慢性肝炎及血清ALT升高。在该临床试验中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为:在完成1 年治疗后6个月内HCV-RNA消失(<100拷贝数/ml)(病毒学),ALT恢复正常(生化学)。结果临床试验中各种剂量组的本品的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甘乐能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HCV RNA持续消失的患者比例(%) A组(n=315) B组(n=297) C组(n=304) D组(n=303) P值** 应答* 本品0.5µg/kg每周1次 本品1.0µg/kg每周1次 本品1.5µg/kg每周1次 普通干扰素3 MIU每周3次 A与DB与DC与D 治疗后6个月持续应答 57(18%) 73(25%) 71(23%) 37(12%) 0.042<0.001<0.001 *定量PCR检测血清HCV RNA,检测低限为100拷贝数/ml(美国国家遗传学研究所,Culver City, CA)** χ检验 与每周一次1.0µg/kg 本品组或每周三次3 MIU的甘乐能组相比,每周一次0.5µg/kg本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小。 1.2 本品与利巴韦林合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一项随机、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比较了本品联合利巴韦林与甘乐能联合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入选的患者为慢性丙型肝炎,PCR检测HCV RNA阳性(>100拷贝数/ml),肝组织活检后的组织学诊断证实是非其他原因的慢性肝炎,并且血清ALT异常。此项临床试验中1530名初治的慢性丙肝随机进入以下3组,进行为期1年的联合治疗: 本品(1.5µg/kg/周)+利巴韦林(800 mg/天),n=511 本品(1.5µg/kg/周,1个月,随后0.5µg/kg/周,11个月)+利巴韦林(1000/1200mg/天),n=514 甘乐能(3 MIU,3次/周)+利巴韦林(1000/1200 mg/天),n=505 本品联合利巴韦林组治疗基因1型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优于甘乐能联合利巴韦林组(见表2),停止治疗后6个月仍显示出持续应答。已知丙型肝炎的病毒基因型和基线病毒水平是影响应答率的预测因素。然而,这个试验中的应答率还取决于联合治疗中的利巴韦林剂量。码亮不管基因分型或病毒水平,利巴韦林剂量>10.6 mg/kg(标准体重75kg,800 mg)组的应答率明显高肢模型于利巴韦林剂量≤10.6 mg/kg组,而利巴韦林剂量>13.2 mg/kg组的应答率则更高。本品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在晚期肝硬化/肝硬化(55%)或轻微纤维化的患者(61%)中是明显的。本品联合利巴韦林组中晚期肝硬化/肝硬化或纤维化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于甘乐能联合利巴韦林组(55%比43%)。该试验中,受试者依从性好的患者应答率更高。不管基因分型如何,治疗1年后,在接受推荐的联合治疗药物剂量≥80%,并完成≥80%的疗程的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要高于两种药物剂量及疗程任何一项历猜<80%疗程的患者(72%比46%)。 表2 .联合治疗的持续应答率 (利巴韦林剂量以mg/kg计算)HCV基因型 利巴韦林剂量(mg/kg) P1.5/R P0.5/R I/R 所有基因型 全部病例 54% 47% 47% ≤10.6 50% 41% 27% >10.6 61% 48 % 47% 基因1型 全部病例 42% 34% 33% ≤10.6 38% 25% 20% >10.6 48 % 34% 34% 基因1型≤ 2 百万拷贝数/ml 全部病例 73% 51% 45% ≤10.6 74% 25% 33% >10.6 71 % 52% 45% 基因1型> 2百万拷贝数/ml 全部病例 30% 27% 29% ≤10.6 27% 25% 17% >10.6 37 % 27% 29% 基因2/3型 全部病例 82% 80% 79% ≤10.6 79% 73% 50% >10.6 88% 80% 80% P1.5/R=本品联合利巴韦林 (本品1.5µg /kg+利巴韦林800mg)P0.5/R=本品联合利巴韦林 (本品1.5~0.5µg /kg+利巴韦林1,000/1,200mg)I/R=普通干扰素3MIU+利巴韦林1,000/1,200mg 疗程: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预见性: 在第12周尚未产生病毒应答的基因1型的患者极可能不会成为持续病毒学应答者。 基因型1:在12周显示出病毒应答的患者,应该继续其余9个月的治疗(即治疗满48周) 基因型2或3:建议患者至少治疗24周。 基因型4:一般情况下基因型4的患者被认为是难治的,而且数据有限(n=66)。其剂量和基因型1相似。 2. 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国进行了一项本品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P02775),受试者按1:1随机进入本品试验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0μg/kg/周)与甘乐能对照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3MIU,每周3次)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中患者的入组标准为:经HBV-DNA测定有活跃的病毒复制(HBV-DNA>10 cps/ml)、ALT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低于正常值10倍)、HBeAg阳性、并处于代偿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6个研究中心共入组230例患者(每组115例),治疗持续2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设立中心实验室对受试者进行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检测,HBV-DNA统一使用匹基公司HBV-DNA定量试剂(罗氏Amplicor PCR 定量校准,LLQ小于10cps/ml)。血清学指标用雅培公司的ABBOTT KIT检测。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的应答率见表3。 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本品试验组的HBV-DNA应答率(<10copies/ml)、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以及综合应答率/持续应答率均高于甘乐能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本品试验组的HBeAg持久阴转率高于甘乐能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24%vs. 14%,p=0.0424)。本研究还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分型与治疗疗效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用测定乙肝病毒S区序列的方法鉴定病毒基因型,并用酶联免疫法(采用HBV Genotype EIA,Institute of Immunology,TOKYO,Japan)复测。在入选的230例患者中, 26%(60/230)的患者为B基因型,74%(170/230)的患者为C基因型。两组随访结束时,B基因型患者的HBV-DNA应答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ALT复常以及持续应答率均优于C基因型患者(p值均小于0.05);而对于C基因型患者,本品试验组的持续应答率高于甘乐能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2% vs. 3%,p=0.0467),见表4。 表4. 随访结束时佩乐能和甘乐能在不同基因型病人中的疗效 组别 疗效指标 B C 佩乐能 HBV-DNA应答 52% 21% HBeAg阴转 42% 18% HBeAg/抗HBe血清转换 35% 17% ALT复常 52% 27% 持续应答 32% 12% 甘乐能 HBV-DNA应答 41% 12% HBeAg阴转 31% 8% HBeAg/抗HBe血清转换 31% 8% ALT复常 62% 26% 持续应答 31% 3% 本品还需要对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开展后续的优化治疗方案(剂量和疗程)的临床研究,对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甘乐能有几种
α干扰素有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两种。
普通干扰素又称短效干扰素,分为三种剂型:α2a、α2b和α1b,均需要隔日消知注射一次,三种剂型疗效相差无几。还有一种美国生产的甘乐能多计量笔,系α2b制剂明迟,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价位介于长效干扰素和国产的普通干扰素之间。
长效干扰素分为α2a、α2b两种,前者商品名称为派罗欣,系瑞士生产,有135ug和180ug两种剂量;后者拿槐消商品名称为佩乐能,有110ug、80ug和50ug三种剂量。两者均为每周注射一次,两者疗效相当。使用派罗欣时,患者的流感样症状要比佩乐能轻微,但对血象的影响派罗欣更明显。
甘乐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可成功地缓解应用本品所致的发热和头痛症状。推荐的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500毫克至1克,在使用本品前30分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剂量为每次1克,每日4次。本品与麻醉药、催眠药或镇静药合用时应谨慎。尚未有充分数据可评价本品与其他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本品在与其他潜在的骨髓抑制药联合塌碧搜应用时应谨慎。本品与齐多夫定合用时,可协同增强对白细胞的不良反应,同时接受这两种药物的患者,产生剂量依赖性慧段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用齐多夫定。团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