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笔臀部肌肉注射胀痛

注射笔百科 2024年1月25日 72

胰岛素笔臀部肌肉注射胀痛

胰岛素笔臀部肌肉注射引起胀痛,可能是由于注射时动作轻柔,避免刺破皮肤,也可能是因为注射部位没有及时更换。为缓解胀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局部热敷。用热水袋或暖手宝热敷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和周围组织的吸收,能有效减轻疼痛。
* 按摩。轻轻按摩可以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局部组织对胰岛素的吸收,同时也可以缓解疼痛。
* 更换注射部位。以前经常注射的部位,如腹部、大腿等,注射时可能使同一个位置长期受到刺激,出现损伤,从而引发疼痛。因此,可更换臀部其他部位或对痛感部位进行轻轻拍打,有助于减轻不适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疼痛症状较重,建议您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建议。

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射胰岛素的装置很多,有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无针注射器,胰岛素泵等,常见的是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和注射笔,胰岛素的注射通常采用皮下注射,在选择笔用针头或是注射器时,针头长度的选择取决于皮下组织的厚度,如果针头太长,容易刺入过深,导致肌肉注射,引起疼痛和血糖水平的波动。而针头如果太短,在注射时,容易导致药液发生渗漏现象。注射针头的选择,在儿童和青少年通常选择较短的针头,如长度为4毫米和5毫米的针头。在使用4毫米的针头注射时,可以不用捏皮,垂直注射。大多数成人在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的时候,也可以不用捏皮,直接注射。在使用较长的注射器针头注射胰岛素时,要捏起皮肤,让针头和皮肤成45度角注射。注射完胰岛素后,要等针头在皮肤中停留大约10秒钟左右的时间,然后拔出针头后,再松开皮肤皱褶。成人在刚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时候,可以选用比较短的针头,如4毫米,5毫米的针头,在注射的时候,可以不用捏皮,直接注射,在注射的时候,针头和皮肤呈90度的角度进针。但是,对于比较瘦的人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由于四肢或腹部的肌肉比较少,在注射的时候,需要捏起皮肤成45度角度进行注射。胰岛素的注射部位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选择腹部和大腿的外侧部位,臀部和手臂的外侧1/4的部位,在使用短效胰岛素的时候,通常选择腹部作为注射部位,而使用中效胰岛素的时候,通常选择臀部和大腿的外侧部分。在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时候,(也就是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混合在一起时),在早餐前选择腹部注射,而在晚上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通常选择大腿或是臀部作为注射部位。在使用速效胰岛素的时候,可以在进餐时注射,因为使用速效胰岛素吸收比较快,起效时间短,在注射后,立即进食,可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在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的时候,不要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注射,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否则,容易导致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在一个月内,最好不要在同一个注射部位注射。

注射部位的更换可以采用腹部,臀部,手臂,大腿外侧轮流更换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同一个部位更换不同注射位置的方法。胰岛素注射针头的应该选用一次性针头,否则,在注射后,会导致注射针头出现钝化,可能发生皮下脂肪增生或是注射针头滞留在体内的危险。使用完的针头不要随意放置,否则,有发生污染和刺伤他人的可能。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如何减少胰岛素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高发疾病。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药剂,因而经常会有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那么注射胰岛素有哪些副作用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会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尤以老年2型糖尿病人多见,所以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仍然需要控制饮食,避免体重逐渐增加。在注射胰岛素后引起腹部肥胖,为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可改用纯化胰岛素或加服口服降糖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这是胰岛素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副作用。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所致。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打胰岛素的糖尿病人一定要在注射胰岛素后按时进餐,进餐量和活动量也要固定,如果注射胰岛素后不按时进餐,或者在注射胰岛素后进行剧烈的运动,都可能出现低血糖。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

长期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时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见于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如果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更易出现。

见于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 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 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可见于初始使用,或使用1个月后,以及停用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使用者。

由于体内产生了对抗胰岛素的抗体,使注射的胰岛素作用效力下降。一般当糖尿病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100单位时就需要考虑发生了胰岛素抗药性。如果改用人胰岛素则可克服胰岛素抗药性的问题。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200μ,持续48小时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

某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岛素后发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瘀青。其实这不止会在胰岛素注射后出现,其他药物注射也可能出现这一现象。原来,注射后局部瘀青并不是由药物或胰岛素引起的,而是与注射时导致的毛细血管损伤有关,一般这种瘀青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为了防止局部瘀青,可以在注射后立即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

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出现屈光不正的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糖尿病未控制前,体内有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一旦接受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4~6日内,体内水钠潴留,出现颜面与四肢水肿,一般数日内可自行吸收。

尤以2型肥胖者常见,而且胰岛素用量偏大者。

糖尿病患者皮肤出现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胰岛素注射绝不是主要和决定因素。首先,糖尿病患者组织含糖量高,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其次,不注意皮肤卫生、注射时不注意无菌操作,使得细菌更易于侵入机体;此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都较差,使得感染容易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控制血糖是预防感染的根本,注意个人卫生、注射时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必要手段。只要防范措施做到位了,患者注射胰岛素一般不会引起感染。

腹部注射(肚脐眼正上方)效果最快。其次是上臂注射,腿部注射更慢,臀部注射药效最慢。为了使胰岛素发挥最佳药效,最好在餐前于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比如,早餐前在腹部注射,晚餐前在大腿部注射等。注射点不要过于集中,否则形成疤痕会影响胰岛素吸收。

通常餐前注射胰岛素起效更快。专家建议,餐前或者餐前20~30分钟注射胰岛素最好。

饮水量不足,体内缺水时,血流不容易流到皮肤部位,胰岛素就不会被快速吸收。脱水还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以及暂时性胰岛素抵抗。

进食不会改变胰岛素进入血液的速度,但是的确会影响到总体血糖水平。多脂食物吸收速度慢,胰岛素可能在食物消化之前就开始耗尽。白米饭和白面包之类的高升糖指数食物消化吸收速度更快,更快影响到血糖水平。糖友除了一日三餐必须正常进食之外,还应该在两餐之间适当增加零食。

运动会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运动可适当降低胰岛素剂量。但是专家表示,高强度运动之后血糖水平更高,反而会需要更多的胰岛素。

感觉生病的时候,血糖水平高于平常水平。生病时候不想吃东西或吃得很少,因此一些人觉得没必要注射胰岛素。专家认为,事实上生病时往往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切勿擅自停药。

专家表示,心理压力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降低,胰岛素利用不充分。这时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胰岛素。

洗完热水澡或者肌肉酸痛部位热敷之后,注射的胰岛素会更快进入血液系统。一些专家建议,必要时可先冷敷注射部位,再注射胰岛素,可降低胰岛素的吸收速度。

医生往往会根据糖友病情对胰岛素剂量做微调。美国糖尿病协会专家专家介绍,年龄、体重、饮食模式、运动及总体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胰岛素注射量。胰岛素过量会增加危险,胰岛素过少又会导致血糖水平偏高。可以依据即时测得的血糖水平,正确把握胰岛素剂量。

腹部是优先选择的部位。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上侧、腹部、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处。这些部位皮下的脂肪组织有利于胰岛素吸收,神经末梢分布得较少,注射不舒适感也相对较少。其中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

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层增生而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导致吸收率降低,所以要经常轮换注射部位,采用对称部位轮换的方法注射。

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使用速效胰岛素不需提前注射,但注射后必须马上进食,避免低血糖。短效胰岛素可遵医嘱在餐后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可保持夜间血糖平稳,避免黎明前高血糖,应在睡前注射。

胰岛素笔是一种先进注射装置,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为保证胰岛素注射至皮下,如果使用8毫米的针头,就必须捏皮,且不能过早地松开皮褶。注射时不捏皮可能 造成肌肉注射的风险。注射时需45°快速进针,缓慢注射药物,然后拔出针头。而如果患者使用的是5毫米的针头,则应该垂直进针,不用捏皮。

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使用胰岛素笔有技巧
虽然胰岛素注射器历经“四部曲”的发展,已经在方便性和准确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还是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首先,注射前要做好准备:
1.确定吃饭时间,确保在注射后30-45分钟内吃饭。
2.准备好酒精棉球、针头、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注意胰岛素笔和胰岛素一定得是同一厂家的产品,以免不匹配。
3.再一次核对胰岛素的剂型。
4.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中效、长效胰岛素或者预混50/50、70/30胰岛素均为外观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如牛奶状。若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液体内有小的块状物体沉淀或悬浮,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粘附在瓶壁上,则不能使用。
然后,要选择适合的注射区域: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而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注射区的意思是每次注射应在一区域。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能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
接下来,是注射:每次注射前必须检查是否有足够剂量的胰岛素。注射时左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胰岛素笔将针头直接扎入捏起的皮肤内,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后,拇指从剂量旋钮上移开,针头在皮肤下停留10秒钟以上,然后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针眼3分钟以上。
注射完毕后应套上内针帽,旋下针头,将废弃针头丢弃,戴回笔帽。同时要注意胰岛素的保存,一般来说,未开启的胰岛素笔芯可储存在2℃—8℃环境下(冰箱内),开启后装入胰岛素笔内的笔芯在室温下(<;25℃)可保存1个月左右。患者要特别注意胰岛素笔芯不能冰冻,也不能暴露在阳光下。

打胰岛素不能乱来?医生给出6个小建议,一定要牢记

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的治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服用降糖药物,第二就是注射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讲。但是如果打胰岛素的方式不正确,不仅会影响到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而且也会让患者承受较大的痛楚。打胰岛素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确保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

在注射胰岛素之前最好能够清洗一下双手,然后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在注射之前应该用水把注射部位清洗干净,然后擦干,接下来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的时候一定要避开溃疡、伤口等部位,不然会影响到整个注射的过程。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糖尿病患者身上有很多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常见的有腹部、上臂、臀部和大腿。这几个部位吸收速度是不一样的,腹部吸收最快,大腿和臀部吸收最慢。所以在注射短效胰岛素的时候,可以在腹部注射,在注射长效胰岛素的时候可以在大腿和臀部注射。

3、注意轮换

长时间的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容易出现硬结,而这些硬结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发挥作用。所以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轮换。以腹部为例,可以把腹部分为四个区域,每次注射胰岛素的时候选择其中一个区域,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这个问题发生。但是需要了解的是两次注射部位最好要相差一厘米以上,即使是两个相邻的区域,下针处也不要靠得太近。

4、注射之前要排空针头的空气

在注射胰岛素之前,把针头保持一个向上的状态,然后用手指轻轻地弹几下笔芯,这样能够空气聚集在针头处,不至于和胰岛素混淆,然后精心的推动注射器,把空气小心的排出。

5、入针的角度要找好

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针,头和皮肤之间的角度也应该找好,这样能够确保胰岛素进入到皮下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捏皮,入针角度在45度就可以。如果针头比较短,可以90度入针。如果针头比较长,需要捏皮。在决定注射胰岛素之前,最好能够去专业的护理人员那里学习,看如何入针,毕竟以后都要自己来注射胰岛素。

6、针头要经常换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不浪费循环的使用一个枕头,这样是不合理的。首先重复的使用针头会让针头变钝,在入针的时候患者会感觉更加疼痛,痛感会更强烈。重复使用针头也容易导致皮下脂肪增生,不利于胰岛素的正常发挥,会让血糖控制受到影响,让血糖导致波动的情况发生。

以上便是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希望各位糖尿病患者能够做好了解。如果实在不会自己注射,可以前几次让护理人员注射,学习一番再自己注射。

#家庭医生超能团#